项目名称:上海张庙文化活动中心

业主单位:宝山张庙街道办事处

建设地点:上海 宝山

建筑面积:19376㎡

设计时间:2015-2018年

竣工时间:2020年

设计公司:水石设计-米川建筑工作室

主持建筑师:徐晋巍

设计团队:张帅 方雁容 谢庆乐 赵丽锋 杨库 温华广 胡之超 吴结东 张超 李羽 贾改 杨凯悦 赵祯婕 徐海东

 

Project Name: Zhangmiao cultural activity center,Shanghai

Owner: zhangmiao sub district office, Baoshan

Construction site: Baoshan, Shanghai

Building area: 19376 ㎡

Design time: 2015-2018

Completion time: 2020

Design company: W&R Micron Architects

Architect in charge: Xu Jinwei

Design team: Zhang Shuai Fang Yan Rong Xie Qingle Zhao Lifeng Yang Ku Wen Huaguang Hu Zhichao Wu Jiedong Zhang Chao Li Yu Jia Gai Yang Kaiyue Zhao Zhenjie Xu Haidong

 

项目场地位于上海宝山区,西临高迎路,与万达广场相对,东侧北侧被高层住宅小区环绕,南面是一座人筑土山,原先是以堆积建筑垃圾为主的堆场,后来为武警上海政治学院的射击场地。项目拟建一座社区级的文化活动中心,建筑功能包括展厅、剧场、图书阅览、社区活动、体育健身、教育培训等。本项目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场地东北侧的住宅小区。这块场地虽然一直是社区公共配套用地,但多年以来长期空置,草木丛生,与南面的市政绿带及土山已然融为一体,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。又因为与城市道路联系的可达性较弱,小区居民将其看做自家公园一般,如果在此新建建筑,必然引起居民的关注和不解,设计稍有不慎,就会引来矛盾和冲突。可以说,这里新建任何建筑,都是很大概率不被居民所欢迎的。

 

按照规划条件的容积率来测算建筑面积和体量的话,新建建筑将要7层高的高层建筑才能达到指标上限。我们和业主及规划部门反复研究论证,最后决定不以容积率上限作为建设目标,而是因地制宜,力求达到合理的建筑体量和完善的使用功能之间的平衡。为了减少建筑体量对住宅区的压迫感,保证空间的通透性,首先我们将功能体块进行分类分割,形成三个较小的功能体块,分别为教育培训馆、文化艺术馆和体育健身馆。同时我们希望进一步弱化建筑形体,将三个体块切成下大上小的山型,以保证住宅区的居民可以透过山与山之间的“山谷”,依旧可以看到南面的山体景观。山型的建筑造型被抽象出坡道、退台和屋顶花园,我们希望用绿化和花园去包裹整个建筑群,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绿化景观和休闲空间,让整个建筑群成为一个垂直的绿化公园,和城市绿带及南面的山体融为一体。 这样一步步的“进化设计”,最终形成远看是山,俯瞰是园的建筑群落形态,与南面山体相呼应,又将对住宅小区的物理和心理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。它的形态来源于环境和居民对它的约束,而做出的积极反馈和进化。

 

一座2万平方米左右的文化活动中心,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的到来,后期的运营成本必然很高。合理的功能配置,才能使其正常和可持续地运营下去。西侧的一号楼为多功能活动馆,五层空间均为活动教室,未来将引入一定的社会机构联合运营管理,更高效专业地为市民提供服务。退台式的设计,让每层空间都有了户外活动和交流的场所,每层之间有室外楼梯相连,既作为疏散楼梯的用途,人们也可以顺着台阶拾级而上,成为一个漫步行走的通廊。中间的二号楼是文化艺术馆,作为最重要的主体建筑,这栋楼将是完全对市民免费开放的。一层是门厅接待和剧场入口前厅,剧场的舞台、侧台及化妆间等设置在地下一层。二层到五层设置了共享中庭,图书阅览及各类活动室围绕着中庭展开,共享着屋顶射入的阳光,中庭中的大台阶上,可供人们休息交流。东侧的三号楼是体育健身馆,考虑到未来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和包容性,每层除了必要的楼电梯及卫生间等辅助空间,均以跨度大,层高高的大空间预留,给各种体育活动带来可能性。

城市与环境的复杂多样,让每个建筑都不可能存在于完全一样的场地中,或是完全独立于场地而存在。当建筑置身于场地中,必然会有政策、法规、社会、市民、环境、功能等因素对它提出各种限制和要求,甚至冲突。建筑师要做的不是忽视冲突,而是从冲突中得到养分和灵感,同时融合多种想法,结合多种功能,吸收和整合各种差异的理念,成为专门为特定的环境,特定的人们和需求而设计的“特殊定制”,最终塑造出一个“兼容而独特”的建筑。